筍秀禾夜蛾
名稱:筍秀禾夜蛾
學名:OligiaapameoidisDraudt
類屬:鱗翅目夜蛾科
筍秀禾夜蛾分布與危害
我國分布于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等地,可以為害剛竹、淡竹、桂竹、斑竹、石竹、水竹、紅殼竹、烏哺雞竹、苦竹等竹類。
幼蟲蛀入筍內為害,被害筍大多成為退筍或成竹質量差。形態特征
雌成蟲14-20mm,翅展36-48mm,復眼褐色。華成蟲體長11-16mm,翅展30-39mm。體褐色,觸角絲狀,灰黃色。卵扁圓形,長0.7mm,初乳白色,后淡黃色。老熟幼蟲26-40mm,淺紫褐色或紫灰色。頭橙紅色。蛹長11-21mm,雌蛹較大。紅褐色。發生規律
1年發生1代,以卵越冬。在浙江,2月初-4月初孵化,4月中旬-5月初轉移到竹筍中危害,5月中、下旬-6月上旬幼蟲老熟,6月上旬出現成蟲,產卵越冬。
防治方法
。1)農業防治
及時中耕松土,科學肥水,合理砍伐,保持竹林適當密度,提高植株抗性,減少為害;注意竹林衛生,挖除退筍,鏟除竹林以及周邊雜草,清除竹林地面落葉和小枝,帶出林外集中處理,破環該蟲產卵以及越冬場所。
。2)藥劑防治
在3月中、下旬出筍前對竹林下和周邊的雜草上噴灑20%殺滅菊酯乳油l000-000倍液,或
噴灑90%敵百蟲2000倍液等農藥,7-10天噴1次,共需噴2-3次,以消滅草上的幼蟲。